星悅傳媒總經理毅寧:營銷以內容為基石口碑靠情懷贏人氣
星悅傳媒總經理 毅寧
隨著中國娛樂文化產業(yè)的不斷成熟發(fā)展,影視綜藝愈發(fā)風格迥異、類型多元,而相應的營銷推廣也在不斷升級,新媒體渠道推陳出新勢如破竹。近日,記者采訪了營銷傳媒新勢力——星悅毅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毅寧,“作品內容為王,情懷造就票房”,毅寧從作品和營銷雙重角度出發(fā)分析了頗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抽絲剝繭般細數了2017年的娛樂營銷盛況。
作品內容為王 新媒體營銷推波助瀾
縱觀2017年國內影視作品,風格更加多元化,類型化,更加極致,可喜的是很多作品呈現出了品質與口碑雙贏的現象,“內容為王”正在成為影視從業(yè)者和觀眾的共識。對此,毅寧以熱播大劇《人民的名義》為例從營銷角度為我們分析了娛樂營銷究竟有多火。這部總投資僅為1.2億元的“普通”劇集為播出平臺帶來了數十億的可觀收益,收視率一度破8,網絡點擊量已超過400億次,成為多年不見的現象級劇目。
毅寧表示:“從娛樂營銷的層面來看,年輕人是娛樂主群體,然而《人民的名義》在演員的選擇上卻摒棄了年輕人追捧的‘小鮮肉’,而是選擇眾多‘老戲骨’,尤其以達康書記為例,實力圈份無數且以30歲以下迷妹為主,表情包蔓延網絡的同時,達康書記專用水杯、背心也盛行于淘寶。不得不說,這些老戲骨在粉絲經濟盛行的網絡時代終于和流量成功接軌。除此之外,劇中的‘花式點鈔’、‘面幣思過’、‘沙李配’等話題閱讀數也以數百萬計突增,在網絡平臺上顯示了巨大的娛樂營銷價值。”
毅寧也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了2017電影市場行情,在電影市場愈加繁榮的背后則是其附屬產業(yè)——電影營銷在推陳出新方面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產電影在營銷方面逐漸加大力度,從最初的硬廣、發(fā)布會、路演這些基礎標配,到現在的明星話題營銷、博取眼球的網絡噱頭,以及各路大V轉發(fā)占據話題榜的軟營銷,甚至于各路網絡水軍或好或壞的毀滅性病毒式傳播,如今的電影營銷可謂費盡心機,電影營銷人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由此看來,趨于流行化的新媒體營銷已然成為電影營銷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毅寧也表示“作為專業(yè)正規(guī)的傳媒公司,星悅毅寧文化傳媒一直秉承誠信做人,認真做事的原則,我們從不夸大其詞或惡意中傷,我們在對客戶負責的同時,更要對廣大的觀眾影迷負責。”
情懷造就票房 地氣贏得口碑
采訪中“情懷”二字多次被毅寧提及,她坦言“做娛樂營銷這么多年,看過了太多經典作品,凡是能夠被大眾接受和認可的一定會是有情懷的作品,接地氣的作品。” 今年在電影《戰(zhàn)狼2》的帶領下,國產電影口碑逐步建立,《戰(zhàn)狼2》票房狂攬56億勇破紀錄,以一己之力拯救萎靡的電影市場,無數觀眾被吳京的愛國熱血深深打動。“《戰(zhàn)狼2》或許并不是今年最好看的國產電影,但它一定是今年最能調動觀眾情緒的國產電影。”
此外,作為一個純正的蒙古族,毅寧在采訪中還特別提到了家鄉(xiāng)的兩部作品《老獸》和《八月》,她表示“這兩部作品都是小成本的文藝片,故事情節(jié)溫和卻有力度,人物表達樸實卻又張力十足,影片如同嘮家常似的緩緩道來,卻又意味深長,值得推薦。”
采訪尾聲,典型獅子座的“工作狂”毅寧也表示:“2017年我們聽到最多的詞就是‘筑底’、‘希望’和‘復蘇’,整個影視行業(yè)都在迷霧中摸索前行,作為營銷人的我們也在不斷調整,雖然未來道路崎嶇,但今年的影視市場也給了我們更多的希望。就像好作品一樣,只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就能有所收獲,營銷亦是如此。”而且毅寧也透露公司日后會以發(fā)展文化娛樂全產業(yè)鏈為核心,除了影視行業(yè)還會涉及音樂產業(yè),從原創(chuàng)文娛品牌“熱嗨音符”開始啟動新文娛全產業(yè)鏈,為中國文化傳媒行業(yè)注入更多元化的內容。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