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獎”入圍影片|《希望的另一面》今日在京舉行發(fā)布會

時間:2018-04-19 21:15:25閱讀:68921
由阿基·考里斯馬基執(zhí)導,舍韋爾萬·哈吉主演的《希望的另一面》入圍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天壇獎”。4月19日,芬蘭電影基金會CEO、《希望的
  • 希望的另一面
  • 喜劇 劇情
  • 韋勒·維坦恩 卡蒂·奧廷寧 Sakari Kuosmanen 湯米·柯貝拉
第1張圖片
1/2
第1張圖片
第2張圖片
2/2
第2張圖片

由阿基·考里斯馬基執(zhí)導,舍韋爾萬·哈吉主演的《希望的另一面》入圍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天壇獎”。4月19日,芬蘭電影基金會CEO、《希望的另一面》男主角舍韋爾萬·哈吉出席本片發(fā)布會。

發(fā)布會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內(nèi)外宣廣播中心副主任、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天壇獎”執(zhí)委于小青為主創(chuàng)頒發(fā)入圍證書?,F(xiàn)場,舍韋爾萬·哈吉用普通話說“你好”,引來臺下一片掌聲。首次來到中國的他感受到了極大的熱情。

阿基·考里斯馬基導演的《希望的另一面》,講述了舍韋爾萬·哈吉飾演的男主角哈立德偷渡到芬蘭赫爾辛基請求庇護的故事。

哈立德是敘利亞人,因家鄉(xiāng)戰(zhàn)亂、房屋被炸,逃難到其他國家,途中遭遇驅(qū)逐、毆打,還和妹妹走散,但移民中心并沒有打算收留他,下令將他遣送回國。哈立德不得不逃出警察視線,開始了在芬蘭東躲西藏的生活。

這是一部具有極簡主義風格,充滿人文關懷的影片。影片時長100分鐘左右,200多句對白,用考里斯馬基慣用的固定鏡頭,以冷色調(diào)拍攝,卻描述了暖人心的事實,暗含了他對社會、對生活悲中帶喜的態(tài)度。

考里斯馬基的電影很少悲情收尾,他曾說:“在絕望的時代,喚起觀眾的善意。這也是我把它做出來的原因。我想讓大家看到難民也是人類。”

發(fā)布會進入提問環(huán)節(jié)時,臺下熱情很高。當被問到為飾演這個角色做了哪些準備和努力時,舍韋爾萬·哈吉說:“首先我會去仔細讀劇本、思考角色,導演給了我很大的空間去塑造角色,作為一個生于敘利亞的人,我對他們的說話方式、行為方式都很了解,所以這個角色對我來說并不是很難。拍攝前我看了阿基·考里斯馬基導演的所有作品,但我相信這是任何演員都會做的家庭作業(yè)。”

而這次和導演的合作給舍韋爾萬·哈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認為導演考里斯馬基的風格很獨特,盡管他是學習表演的,也有學習電影制作的經(jīng)歷,但此次參演讓他學到了很多。他坦言這次工作經(jīng)歷與以往不同,他第一次到片場時導演挽著他說:“看到這些工作人員了么?大家都是家人。”演員在鏡頭前都是脆弱的,但是導演給他的感覺很安全。哈吉覺得這次的表演過程就像是做手工藝,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細枝末節(jié)上,通過細節(jié)來展現(xiàn)角色。他說:“感謝導演給我們空間去演繹,這是一個導演能給一個演員最多的東西,他把我們看作藝術家而不是工具。”

這是舍韋爾萬·哈吉首次與考里斯馬基導演的合作,除了愉快的合作過程他還分享了接演背后的故事:“我讀劇本之前就接受了這個角色,我在英格蘭遇見了導演,導演走過來跟我說讀一下劇本,然后出演這部電影,我當時就答應了,劇本是回家才讀的。”

不過對于“如何理解自己飾演的這個角色”這個問題,舍韋爾萬·哈吉拒絕回答, 他表示:“身為演員我在盡我所能去演,我對他的理解都在電影里,這要看觀眾怎么看。不是我拒絕,它像詩歌一樣,它就在那里,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看觀眾怎么理解。”

指導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

主辦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承辦單位: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 北京市懷柔區(qū)人民政府 北京電視臺 北京北控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