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回憶采訪金庸趣事:他搶走我的采訪提綱
據(jù)新加坡媒體報道,楊瀾知名媒體人,曾兩次專訪金庸,最后一面是2006年。以下是楊瀾以第一人稱分享與金庸的小故事。“我曾在1998年和2006兩次專訪他。第一次采訪他時,我們兩個人剛一坐下來
據(jù)新加坡媒體報道,楊瀾知名媒體人,曾兩次專訪金庸,最后一面是2006年。以下是楊瀾以第一人稱分享與金庸的小故事。
“我曾在1998年和2006兩次專訪他。第一次采訪他時,我們兩個人剛一坐下來,他就伸手“搶”走我的采訪提綱!真是不公平啊,哪有兩個人過招,先把對方的招數(shù)預(yù)覽一遍的?還好,我手里拿的并不是什么武林秘籍,只不過是一張字跡潦草的提綱,現(xiàn)在想起來,還讓我覺得慚愧。
第二次采訪時我學(xué)乖了,所有的問題都記在了腦子里。他看著我攤出的雙手,沒招兒了。說起來好可愛,這位可以用語言創(chuàng)造出整個世界的大作家,卻是一位嘴拙的受訪人。他的普通話帶有濃重的口音,而且思維跳躍,句子常常不完整,讓我這個采訪人有時都替他著急,忍不住插嘴道:“您想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如果我沒猜對,他就愈發(fā)著急起來,比劃著手勢試圖重述??吹轿乙廊焕Щ蟮谋砬椋约憾紩缓靡馑嫉匦Τ鰜?!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坦誠。他說自己一生中有很多誤會: 年輕時曾一心想做外交家,卻屢屢碰壁;做報人最用心寫的是社論,不料卻因?qū)懼娴奈鋫b小說享譽世界。他小說中每一個英雄都有內(nèi)心的脆弱和迷失,而他也不諱言自己曾經(jīng)有過痛不欲生的經(jīng)歷。
2018年10月30日,查良鏞先生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中充滿感傷:“一代大師走了,一個時代結(jié)束了。身后留下的還是那個江湖。”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