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劇情選擇:14集全集劇情添加劇集更新時間:2024-01-15 16:55:38
過臺灣第6集劇情
第6集:儒學東漸
明鄭時期,臺灣第一座孔廟在臺南落成。由明及清,這座臺南孔廟始終享有“全臺首學”的至尊地位,它是儒學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在臺灣島發(fā)揚光大的象征。清朝赴臺官員,如周昌、蔣毓英、陳瑸等人,意識到施行教育“為海天第一要務”,因而大力倡學,弘揚教化。府學、縣學、書院、義學、社學,各類學校紛紛建起,福建的書院規(guī)制也移入臺灣,大批閩籍學人渡臺擔任教職,培育臺灣子弟。士紳墾戶重道崇文,捐資興學。泉籍子弟施士潔捐建海東書院,永定貢生胡焯猷捐建明志書院,臺灣首富林維源創(chuàng)辦大觀義學。
清政府對臺灣考生實行“另編字號”以保障錄取名額的優(yōu)惠政策。許多閩粵學子為求取功名而“科舉移民”到臺灣。泉州移民張世箱家族十年間出了六位舉人。兩百多年的儒學教化和科舉制度,培育出一批批臺灣菁英,臺灣也從一個粗放的移墾社會逐漸轉(zhuǎn)型為文治社會。臺南農(nóng)家子弟汪春源承蒙道、府、縣三級官員悉心栽培,成為臺灣最后一位進士。兩百余年間臺灣33位進士的名字,至今銘刻在北京孔廟的進士題名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