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張永年
- 男 / 中國 / 音樂,導演
- / 中國,河北,辛集
- 詳細介紹:"公木(1910—1998)男,詩人、文學史家。原名張永年、張松甫,后名張松如,筆名有公木、木農(nóng)等。河北省束鹿縣(…
- 別名:張永年
- 外文名:未知
- 性別:男
- 國籍:中國
- 身高:未知
- 體重:未知
- 民族:未知
- 星座:未知
- 血型:未知
- 出生日期:未知
- 出生地區(qū):中國,河北,辛集
- 職業(yè):音樂,導演
- 畢業(yè)院校:未知
- 經(jīng)紀公司:未知
- 明星/評論:當前有0條評論,
- 人氣:99335°
- 詳細介紹:"公木(1910—1998)男,詩人、文學史家。原名張永年、張松甫,后名張松如,筆名有公木、木農(nóng)等。河北省束鹿縣(今辛集市)人。早年考入正定的直…"公木(1910—1998)男,詩人、文學史家。原名張永年、張松甫,后名張松如,筆名有公木、木農(nóng)等。河北省束鹿縣(今辛集市)人。早年考入正定的直隸省立第七中學(今河北正定中學)。1928年在北平輔仁大學讀書,后轉入北平大學第一師范學院(今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1930年1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學生時代積極投身革命活動,因搞暴動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而兩次被捕入獄。先后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聯(lián)社、華北左翼教師聯(lián)盟的活動。1933年至1937年先后在山東滋陽省立第四鄉(xiāng)村師范和河北正定中學任教。1937年七七事變后,經(jīng)林伯渠介紹奔赴晉綏前線,參加由程子華任司令員的敵后游擊隊,任宣傳股長,開始用“公木”筆名。1938年8月受中共黨組織委派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9年秋,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宣傳科任時事政策教育干事時,與同科的朝鮮籍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譜寫由八首歌曲組成的《八路軍大合唱》。其中的《八路軍進行曲》后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41年5月公木調(diào)軍委直屬隊政治部文藝室任主任,1942年9月調(diào)魯迅藝術學院任教。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參加文藝工作團到東北開展革命工作,任中共本溪市委宣傳部長。1946年1月參加籌辦東北公學,任黨委書記、教育長。1947年4月成立東北大學教育學院,公木任院長。全國解放后,曾在鞍鋼教育處任處長。1954年10月調(diào)中國作家協(xié)會文學講習所任副所長、所長,其間代表作協(xié)赴匈牙利、羅馬尼亞交流訪問。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開除黨籍,安排到吉林圖書館任館員。1962年被分配到吉林大學中文系當教員,開始轉入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公木獲得平反,恢復黨籍。先后擔任吉林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副校長,吉林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吉林省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副主席暨文學協(xié)會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暨吉林省文聯(lián)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顧問暨吉林分會主席、中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會長、中國詩經(jīng)學會名譽會長等職。1998年10月30日在長春病逝,享年88歲。\r\n\r\n公木1929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詩集《哈嘍,胡子》、《十里鹽灣》、《公木詩選》、《中華人民共和國頌歌》、《崩潰》、《我愛——自選詩集》,專著《漫談詩歌創(chuàng)作》、《毛澤東詩詞鑒賞》、《第三自然界概說》、《中國文字學概論》,歌詞《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華人民共和國頌歌》等?!独献有Wx》獲吉林省社科哲學成果特等獎、國家教委二等獎,《中國詩歌史論》獲國家教委優(yōu)秀獎,作品還獲《長白山》文藝特別成就獎等。"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