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福建省長汀縣文史類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超過重點分數線60余分。
1991年,在國內最權威的科幻刊物《科幻世界》上發(fā)表處女作《永恒》,并獲得當年的校園科幻小說獎。從發(fā)表這篇作品開始,楊鵬以稿費為生活的主要來源,在隨后的日子里,依靠稿費念完了大學、研究生、買房、辦工作室、公司。《中國教育報》報道楊鵬的科幻創(chuàng)作,這是國內媒體首次報道楊鵬創(chuàng)作。1992年,在《科幻世界》上連續(xù)發(fā)表作品,作品《墜入愛河的電腦》獲中國科幻界最高獎——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
美國科幻雜志《軌跡》報道楊鵬的創(chuàng)作及獲獎消息。
1993年,自費出版第一部科幻小說集《呼喚生命》。
1994年,被免試保送為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碩士生。由四川少兒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一本科幻小說集《來自未來的幽靈》。
1995年,以學生作家身份加入北京作家協會,為北京作家協會入會最年輕的作家。開始大批量地出書。成為各出版社最搶手的兒童文學和科幻作家。參加國家5個卡通基地的3個卡通基地的創(chuàng)建工作。
1996年,作品《地球保衛(wèi)戰(zhàn)》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因個人創(chuàng)作在兒童文學界和科幻界的影響,成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上首位獲得“寶鋼獎學金”的文科生。
1997年,碩士畢業(yè),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工作,專門研究兒童文學及科幻小說,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中國作家協會入會最年輕的作家。
1998年,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zhèn)€人文集《楊鵬科幻系列》(6本)。在國內幾乎所有的兒童文學刊物上發(fā)表作品數百萬字。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國內數10家媒體對楊鵬創(chuàng)作進行了報道。兒童文學界的“楊鵬現象”逐漸形成。
1999年,為上海兒童藝術劇院創(chuàng)作科幻話劇《帶綠色回家》,該話劇為國內首部大型科幻話劇,投資200余萬,也是建國50周年上海市晉京獻禮劇目,在北京演出時,李嵐清、經叔平等多位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數十家媒體對該劇進行報導。該劇隨后獲得了十余項國家級獎項。
2000年,個人出版圖書突破100部,印數最多的圖書超過10萬套,由于創(chuàng)作成績卓著,獲得了兒童文學界最高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2001年,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蒲公英獎”等國家級獎項,幾乎囊括了兒童文學界、科幻界、圖書界所有的國家級獎項。
2002年,成立“楊鵬工作室”,成為國內首個以流水線方式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和科幻作品的作家工作室。在此前提出的“兒童文學商業(yè)化寫作”、“文化工業(yè)”等理念在兒童文學界影起強烈反響和爭議,香港新雅圖書有限公司購買《校園三劍客?世界之謎》圖書版權。這是楊鵬圖書首次在港臺地區(qū)出版。
2003年,完成第一本理論書《卡通敘事學》。為中央電視臺、洪恩在線等創(chuàng)作動畫片《千千問》、《yoyo奇遇記》等數百集。
2004年,成立“北京楊鵬原創(chuàng)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個以流水線方式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作品的文字原創(chuàng)公司。香港星出版有限公司購買楊鵬十余本圖書版權。楊鵬原創(chuàng)圖書由此拉開了進軍港臺及東南亞地區(qū)的序幕。
2005年 6月,隨北京作家協會赴丹麥、挪威等北歐五國進行兒童文學考察;11月,隨國家教育部專家考察臺灣少兒圖書出版現狀,并參加安徒生誕辰200周年紀念活動。公司為外研社制作的《快樂星球》(文字本,漫畫本)圖書進入開卷排行榜前20名,并創(chuàng)下了在開卷排行榜上保持三年前20名的紀錄。同年與鄭淵潔合作創(chuàng)作《逃離恐怖島》,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宣傳禁毒的童書,公安部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反響巨大。為國土資源部創(chuàng)作環(huán)保類圖書《地球小衛(wèi)士》,發(fā)行超過百萬冊。為中央電視臺創(chuàng)作52集動畫劇本《少年狄仁杰》。圖書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銷售火熱,有30多部書由香港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出版社買走圖書版權,成為大陸售出圖書版權最多的童書作家。
公司為外研社翻譯美國暢銷童書《屠龍學校》,深受孩子歡迎。《校園三劍客》系列圖書獲得北京廣電局“最佳創(chuàng)意獎”。
11月,與山西《小學生拼音報》合作的“幻想中國,書香校園”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宗旨是呼吁社會、學校、家長保衛(wèi)孩子的想象力,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計劃用兩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的500多所小學進行演講。該活動受到眾多媒體及社會的廣泛關注;12月,應邀赴美國洛杉磯、紐約等11個城市進行考察,并達成多項對外圖書合作意向。
2007年, “幻想中國,書香校園”活動在太原、上海、重慶、廣州等城市順利開展,演講將近200場,參加人數超過10萬人次,受到老師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在全國掀起了“保護想象力”的熱潮,社會各界好評如潮。公司為婦聯制作了《健康小天使》Flash短篇,為首都圖書館制作百集動畫片;公司獨立制作動畫片《神秘調查班》,進一步進軍動漫產業(yè)。楊鵬作品還有幾大系列《蝙蝠少年系列》、《獅皮龍船長太空險航系列》、《楊鵬魔幻系列》等等,都擁有廣泛的讀者。同年楊鵬和楊鵬工作室除了將寫作《校園三劍客》系列作品之外,還將開發(fā)《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少年神探杜力幫》、《黑客少年事件薄》《蝙蝠少年等系列》。
楊鵬還寫有動畫片:《電視怪獸》、《YOYO奇遇記》(48集)、《千千問》(128集)、《少年狄仁杰》(104集),均由中央電視臺拍攝制作。 2009年4月,有“幻想大王”之稱的兒童作家楊鵬與美國迪斯尼公司簽約,即將開始創(chuàng)作《米老鼠在中國》系列童話叢書。據悉,在亞洲及大中華區(qū),楊鵬是迪斯尼迄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授權創(chuàng)作米老鼠故事的簽約作家。《米老鼠在中國》將是迪斯尼第一部以中國為背景、融入中國元素、用中國作家的視角創(chuàng)作的米老鼠、唐老鴨的系列故事。該書第一輯共6冊,分別講述了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等迪斯尼知名動畫形象在中國古代、中國著名旅游景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歷險故事。
近年來成為國家和國外重大文化項目看好的作家,擔當了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動畫片《福娃》(52集)的編劇、是2010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的圖書《海寶來了》的作者,美國孩之寶公司制作的科幻電影大片《變形金剛》第一部和第二部翻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兒童電視劇《快樂星球》圖書主筆。動畫片囊括了“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動畫美猴獎”、“國家優(yōu)秀動畫片獎”、電視動畫片“星光獎”、“金海豚獎”等動畫界幾乎所有的大獎;中國最早創(chuàng)作卡通腳本的作家,參與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動畫5155工程,其中兩大卡通基地的建設并創(chuàng)作主打圖書;國內作品對外輸出最多的暢銷書作家之一,《校園三劍客》輸出港臺40余部 ;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專事兒童文學及動畫研究的年輕學者 。
近年在進行重塑中國民族動畫品牌的工作,從《黑貓警長》原作者處取得該作品的獨家影視制作權、圖書改編權及衍生產品開發(fā)權,并于2010年初推出《全新黑貓警長》系列圖書 。作品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在海外出版,受到海內外廣大少年兒童的深深喜愛。美國科幻雜志《軌跡》向全世界科幻迷推薦他的作品 。
科技倫理教誨與消費導向化創(chuàng)作——楊鵬的少年科幻小說及其科幻理論解讀
楊鵬是著名的少年科幻小說家,其作品數量龐大,影響廣泛。楊鵬的少年科幻小說代表作如《校園三劍客》系列等注重對青少年讀者在科技倫理觀方面的引導,力圖培養(yǎng)其對科技的信任感與責任意識,由此發(fā)揮了科幻小說的倫理教諭功能。此外,楊鵬還對科幻小說的研究方式、理論構建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其《科幻類型學》一書從結構主義理論進入到了對科幻小說的全景式掃描中,頗具新意。同時,楊鵬堅持耕耘于少年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提出了“保衛(wèi)想象力”的口號,并大力倡導以消費為導向、“流水線式”的創(chuàng)作方式,體現了“文化產業(yè)”的勃興在科幻小說界所引起的回響與呼應。
一、科幻小說倫理教誨作用的發(fā)揮:信任感的建立與責任感的樹立
楊鵬最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品當數長篇少年科幻小說系列《校園三劍客》。一方面,科幻小說對科技的發(fā)展狀況做出了假想,同時它更對此種假想情境下人類的倫理關系進行了思考。而《校園三劍客》系列,則可以說顯著地體現出了科幻小說在青少年的科技倫理構建、指引方面的追求。
《校園三劍客》系列以一個經典模式的三人團隊為主人公:具有探知思維波等超能力的少年楊歌,生物知識出類拔萃的少女白雪,電腦天才張小開。這一少年科考隊經驗豐富、行動果敢,且無往不利,無論是世界級的疑案百慕大之謎(《生死百慕大》),還是日常生活中由小玩偶引發(fā)的驚天波瀾(《北京玩偶》),或是歷史悠久的尼斯湖水怪疑云(《尼斯湖怪獸》),以及遙遠未來的人類生存難題(《終極幻想》),一切科學謎案在他們面前都迎刃而解。事實上,“科學童話”一詞很適合描述這類作品,如奧爾迪斯(Brain Aldiss)所言,“科幻小說是一種尋求界定人類和人類在宇宙中位置的探尋之作,它將出現在我們先進而又混亂的知識狀態(tài)(科學)之中”, 而“科學童話”則將這種探尋以及對探尋的鼓勵與青少年文學融合在了一起。
如《校園三劍客》系列中少年主人公無所不能的行動力,便是建立在對經驗世界的一般法則的扭曲之上的——故事是以奇幻而符合青少年閱讀心理和期待視野的方式展開的。當然,達科·蘇文恩(Darko Suvin)認為這類小說具有解釋超自然情形的姿態(tài),但其中的“科學”實際上是被當作一種玄學而非物理學來加以表現。 但從積極的方面來看,“科幻小說在那些剛剛接觸這一文學類型的讀者,諸如在青少年中,很受歡迎,因為他們在舊的經驗語境中引入了一種容易接受的新科技變量”, “科學童話”受到歡迎,乃是因為其引領讀者從科技這一維度展開了對世界的全新認知與體驗,在幫助青少年探索自身的同時,也展開了對人類、世界,對推動世界前進的科技的思考,因此,“科學童話”具有不可否認的價值。
從《校園三劍客》系列來看,作者所凝聚筆墨加以渲染的并非只是神秘的“童話”情節(jié),而更重要的是傳達出其基本的科技觀,并由此而使作品具有了現實的教諭意義。
二、科幻小說研究方法的探索:結構主義理論與《科幻類型學》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許多科幻作家同時也是科幻小說的評閱人與理論建構者。如霍靈格(Veronica Hollinger)所言,這類品評文字為科幻領域內的探討搭建了舞臺,并可能提供一些不同于學者的觀點。
楊鵬于2009年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研究科幻小說文類與亞類型的《科幻類型學》 。
三、少年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的堅持:“保衛(wèi)想象力”與消費導向化寫作
中國的科幻小說曾與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聯系緊密,許多科幻小說家都曾寫作過兒童文學作品。但當多數科幻小說家都不再涉足該領域,甚至表白“拒絕為少兒寫作”(韓松)之時,楊鵬則提出了成人科幻和少兒科幻的劃分,并身體力行地堅持了少年科幻小說的創(chuàng)作。
除了“保衛(wèi)想象力”之外,楊鵬對少年科幻創(chuàng)作的堅持還緣于其對消費導向式的商業(yè)化、工業(yè)化創(chuàng)作的積極追求。在許多中國科幻小說家面對現代化轉型、全球化等問題深感焦慮不安之時,楊鵬倡導“文化工業(yè)”、“流水線”寫作的主張確實自成一格,也容易引起爭議。雖然楊鵬承認“快餐讀物”可能缺乏個性、扁平化,但又表示,大眾化、通俗化、可以復制和批量生產的文學作品“是當代文化不可忽略的存在,是電影工業(yè)、動漫產業(yè)和游戲產業(yè)的基礎和根本”,而“科幻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尤其是某些流行科幻的‘流水線’寫作,是對‘文化工業(yè)’理論某些屬性的最佳詮釋”, 而在對“文化工業(yè)”的主動“詮釋”與實踐中,他的“楊鵬工作室”(2002)便成為了國內首個以商業(yè)化方式寫作科幻作品的作家工作室,其創(chuàng)作的“世界之迷少年奇幻小說”、“黑客少年事件薄”、“尖聲驚叫校園小說”系列以及動畫片《yoyo奇遇記》、《千千問》等更是在各類媒體上廣為傳播。
楊鵬曾總結過被其稱為“異國之師”的日本作家那須正干的創(chuàng)作特色:“作品系列化、圖書品牌化、人物偶像化”,以及“創(chuàng)意必須新穎、情節(jié)必須進展快速、故事必須充滿懸念”等,這既是楊鵬對少年科幻小說特點的理解,也可視為其在商業(yè)化創(chuàng)作道路上的宣言。而作為對當下迅速擴張、漸趨成熟的“文化產業(yè)”的呼應,楊鵬的少年科幻小說及其理論主張都值得科幻學界對其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討。
此外楊鵬根據著名科幻小說《安德的游戲》系列對孩子的成長提出了四個關鍵詞:分別是本質,抗壓,超限戰(zhàn),悲憫。
楊鵬從中學時代發(fā)表作品,完全以稿費為生活來源念完大學、研究生,并依靠稿費成立了工作室、公司。以作家身份成立動畫公司,旗下有北京楊鵬原創(chuàng)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無錫楊鵬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yè);是國內發(fā)表兒童文學品種最多的兒童文學作家,迄今已出版圖書100余部,共計1000多萬字。其作品主要面向小學中高年級以及初中讀者。作品分幾大系列:
葉永烈關于的評價《校園三劍客》:百年來最大規(guī)模少年科幻小說
自從1904年一位筆名叫做“荒江釣叟”的先生,在清朝末年的雜志《繡像小說》上開始連載13萬字的長篇科幻《月球殖民地小說》以來,中國科幻小說走過了一個多世紀的漫長而又曲折的道路。歷數這一百多年間的中國科幻小說,規(guī)模最大、字數最多的首推《校園三劍客》系列小說。自從1995年開始創(chuàng)作《校園三劍客》系列小說,迄今已經出版70余冊,達600多萬字。
可喜的是,《校園三劍客》的作者楊鵬那么的年輕,寫作《校園三劍客》第一部系列小說的時候,只有23歲。那時候,他是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專業(yè)的研究生,還只是一個“學生作家”,他所進行的是“學余創(chuàng)作”。然而,他持之以恒,“十年磨三劍”,終于把《校園三劍客》“磨”成了蔚為大觀的系列,成為中國科幻小說的最新碩果。
在中國科幻小說作家之中,大多數出自理工科,而楊鵬卻來自文科。在他1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福建西部古城長汀?!俺莾惹嗌匠峭馓?,三水繞城橋相連”,這座汀江之畔美麗的小城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甸,如果楊鵬成為他的同鄉(xiāng)、同齡的謝有順以及北村那樣的文學批評家、小說家,倒是順理成章,而他卻不。楊鵬筆下的《校園三劍客》,馳騁在古怪的尼斯湖、驚險的百慕大、神奇的古埃及金字塔、大爆炸的通古斯,遭遇機器人、人造人、外星人、生化人。他生活在高科技的幻想世界之中。“最重要的是想象力,其次還是想象力,第三仍是想象力。”楊鵬如此這般強調他的創(chuàng)作之源是無窮無盡的想象,無邊無際的幻想。楊鵬除了寫作大量的科幻小說之外,他的創(chuàng)作的另一翼是童話。童話與科幻小說的精髓,都是幻想,都是想象力。這是“一種思維的方式,是一種力量,一種美麗,一種永恒”。擅長想象,擅長幻想,這是楊鵬作為科幻作家、童話作家崛起于中國文壇的“看家本領”。
《校園三劍客》這“三劍客”之名,不言而喻,是借用了十九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在1844年出版的小說《三劍客》。大仲馬筆下的三劍客,亦即那三個抗擊紅衣主教的火槍手,形象各異,性格不同,阿托斯為人深沉,波爾多斯快人快語,而阿拉密斯表面上一本正經而暗地里塵緣未了。楊鵬筆下的三劍客,則是“校園三劍客”,他們就生活在校園里,生活在小讀者的身邊。這“校園三劍客”是“校園超人”楊歌,“電子少女”白雪,“電腦天才”張小開。楊鵬注意塑造“校園三劍客”的鮮明形象,“校園超人”的好動與勇敢,“電子少女”的聰慧與美麗,“電腦天才”的博識與多學。這性格各異的“校園三劍客”,是支撐《校園三劍客》600多萬字幻想大廈的“承重墻”?!靶@三劍客”他們仨的共同特點是強烈的好奇心。作者正是把這仨主角放在不同的科學幻想舞臺上,懷著永無止境的好奇探索無窮無盡的奧密,構成了《校園三劍客》一集又一集的系列小說。
楊鵬正是以他大膽而豐富的科學幻想作為深厚的地基,以“校園三劍客”為堅強支柱,以“三段法”為華麗裝飾,在紙上建造了一幢又一幢兒童樂園般的天使別墅。
在當代青年作家之中,楊鵬是格外勤奮的一個。楊鵬“以一天一萬字的工作量,一個月寫一部長篇,一天復一天,一年復一年”。天道酬勤。楊鵬已經是一位出版100多部、一千萬字作品的作家。作家所以是“作”家,就是要不斷地創(chuàng)“作”。評價一位作家對社會的貢獻,是建立在作家的作品之上的。作品是作家的生命線。楊鵬把自己的全副精力凝固在作品之中。有人居然把作家的多產、高產跟“濫”字聯系在一起,我是無法茍同的?!百|”是建立在“量”上的。沒有足夠的數量,也就很難談得上優(yōu)質。安徒生童話全集放在書架上一大排,傳世的精品《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兒》就是在這一大排的基礎上產生的。勤奮創(chuàng)作是作家強烈使命感的充分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講,楊鵬是值得敬佩的作家。后生可畏。我為當代中國青年作家中出現楊鵬這樣的高產、優(yōu)質的作家而無限欣喜,愿以這篇短文向廣大讀者推薦楊鵬的《校園三劍客》,同時也推薦楊鵬這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輕有為而又努力奮發(fā)的青年作家。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對楊鵬的評價是:“楊鵬是在少兒科幻領域做出了卓越成就的科幻作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楊鵬在科幻文學領域辛勤耕耘,創(chuàng)作了大量獲得讀者喜愛的優(yōu)秀科幻小說,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楊鵬一個人撐起了少兒科幻的天空,他的成就確實值得欽佩和推崇 ?!?/p>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fā)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